“斐迪南”的防护性能非常突出:炮塔前装甲厚200毫米/20~25度,车体前上装甲厚100毫米/9~12度,前下装甲厚100毫米/30~35度,另有一层l00毫米的附加装甲,这在当时战车上使用的最厚的装甲板。
所属:D系
级别:自行反坦克炮
评星:☆☆☆☆
需要经验:223395
售价(银币):2570000
坦克装备
配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给养
![]() |
![]() |
![]() |
![]() |
![]() |
![]() |
![]() |
|
关键数据
最大生命值:1200 | 最大射速(发/分钟):5 |
最大穿透力(毫米):308 | 最大装甲厚度(毫米): 200 |
最大杀伤力:613 | 最大速度(千米/小时):30 |
历史上的"斐迪南"
车坚炮利 “斐迪南”坦克歼击车
在l942年9月“虎”式重型坦克样车的竞争试验结束以前,非常自信的波尔舍博士就确定自己的VK4501(P)能够获胜,而奥地利圣瓦伦丁市尼伯龙根工厂已经开始在生产这种底盘了。但最后亨合尔公司的胜出令波尔舍颜面扫地。不过希特勒最后还是于1942年9月26日命令将VK4501(P)的底盘全部改成自行反坦克炮,并责成柏林的阿尔凯特公司共同参与开发,厂家编号为波尔舍101工程——后来威名赫赫的“斐迪南”式坦克歼击车的问世竟是如此的惊险和富有戏剧色彩。
战绩不俗 “斐迪南”无力回天
1943年5月24~25日,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上将视察了653营。骑士十字勋章得主谢皮曼上尉的1连为古德里安做了精彩的射击表演,3连演示了如何在BⅣ遥控爆破车的伴随下在雷场中实施机动的科目。随后该营的全部战车进行了1次42千米的履带行军,没有1辆“斐迪南”因机械故障掉队。
带着对653营的良好印象,古德里安又于6月初观看了了654营和第24装甲师的协同演练。古德里安最后得出结论“斐迪南”应该集中在敌坚固防御地带使用,为大量的后续坦克打开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