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你厌倦了伦敦,那就是厌倦了生活。"在伦敦地铁交通图上,赫然地印着Samuel Johnson(英国著名文学家,批评家)的这句名言,他的理由是--“伦敦有人生能赋予的一切”。用几天的时间体会伦敦,显然是仓促的,不期望能抓得住伦敦的灵魂,但用心感受每一个伦敦的侧面和细节,记住伦敦留给我们的优雅转身,却也是难能可贵的。
第一印象:古老的表情
古董出租车
从伦敦维多利亚火车站走出来,老建筑,古董老爷车,大街上时尚的男女,构成伦敦给我的第一印象。
拦了一辆著名的伦敦老爷出租车,这个一战时期就已经存在的老古董今日依然在伦敦招摇过市,黑色的、粉红色的、棕色的,在满城的老建筑衬托下,成为伦敦城独树一帜的风景。宽敞、平稳、舒适,我们5个人,以及5个到腰间高的硕大行李箱,竟然顺利地被容纳在一辆车内,让我们原谅了它不菲的价格。
英国人大概是世上最崇尚古典风尚的,年代越久远的东西魅力越无穷。老爷车载着我们穿行在伦敦的大街小巷,古典建筑肆意占据眼球,大部分房子都已年代久远,但是维修得当,新建筑在不损害古老气质的前提下出现,很难看到的十层以上的高楼,非常协调地融入了旧房子之中。
伦敦城从罗马时代就已存在,我们所走过的街巷,基本上还是原来走马车的大小,但四通八达的地下铁路让它依旧是世界上最便利的城市之一。
伦敦眼
伦敦眼:借来的眼睛
伦敦太大,我们的时间太少。可以的话,我们愿意借多一双眼睛,一次过看到尽可能多的伦敦。
而这双眼睛,一定是曾经备受争议的“伦敦眼”。走在威斯敏斯特桥上,远远就能看到这个高高耸立的摩天轮,它的对面是英国浪漫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威斯敏斯特宫,还有闻名遐迩的大笨钟。排队等待之后,我们钻进了其中一个伦敦的“眼球”——一颗椭圆形的玻璃观光蛋,开始平缓地升上高空。同行有人开始担心畏高症发作,但很快被触目的美丽壮观景色震慑住了。它的高度和形状让游客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把伦敦风景尽揽眼中。
据说当初设计者的意图,是为了建造一个适当的俯瞰全城的地方,但却惹来不少异议,有人说它与周围的古老环境反差太大,改变了伦敦的“天际线”,但如今它成了观光者到访人数最多的付费旅游点,为伦敦每年增加80亿英镑的旅游收入。
欧式建筑
王室官邸:骄傲的苍凉
要说伦敦最为人关注的,当然是往事以及王族的宫邸。从王妃戴安娜,从查尔斯到威廉和哈里,英国王室向来备受世人关注。在伦敦,王室文化是现代伦敦的背影。现代英国人津津乐道所谈论的还是皇家的事宜,他们以皇家荣为荣,以皇家乐为乐,以皇家悲为悲。
要说王室文化的代表,白金汉宫当之无愧,它的美需要时间来品味,今天仍然保留着一分与庶民有别的高贵韵致。600多间厅室有宴会厅、音乐厅、画廊、图书室、皇家集邮室……都奢华如新,那些岁月的痕迹都被努力遮掩过。陈列的英国历代王朝帝后的100多幅画像,让人有一分忆起英国历史文化底蕴的骄傲。而坐落在泰晤士河畔的西敏寺,更是一千年来英国王室的象征。那直逼苍穹的哥特式风格,斑驳的高墙,泛白而雕琢精致的门窗,足使人感到亘古的苍凉。
大英博物馆
博物馆:艺术的气质
伦敦的艺术气质,没有人会怀疑。走在大街上,电影院、歌剧院每天上演最新作品、经典歌舞剧,伦敦人把这些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大英博物馆是不能忽略的,而且免费。即使走马观花,也要走上一天,如果要细看至少一个月。让我最感兴趣的亚洲区,中国是重中之重,这里现有中国藏品大约5万件,如众多敦煌珍品,目前对外展现的只是一小部分。在每个展馆的一角,都会有一个叫Hands on的服务台,可以让参观者亲手摸摸,仔细看看部分展出的文物。如果对绘画、艺术品感兴趣,国立美术馆与国家肖像画陈列室不可错过,里面陈列着一连串的油画杰作,从提香、拉斐尔、米开郎基罗到莫奈、塞尚、梵高,欧洲各时代的油画精品尽见于此。
潮流之都
购物:伦敦的尖叫
伦敦是个时尚之城,各种新鲜好玩的东西让人血脉喷张,但这个城市的物价之高,英镑的汇率之高,又让人多生几分理智。在伦敦,一个真正懂得购物的人绝不会只是向你推荐Harrods或者牛津街。事实上,那些形形色色的周末市集才能把伦敦奔放、前卫和狂野的艺术气质展现无遗。COVERN GARDEN是其中值得推荐的地方,这个在玻璃帷幕里的优雅市集,各式精巧的手工饰品、艺品、食品等,都在明亮的玻璃屋顶下,在充满情调的小店里展售;身怀绝技的街头艺人总能引来一大圈围观的看客;露天的咖啡座盘踞一角,浓醇的研磨风味、纯手工烘培的香酥饼干,让人不自觉想进去坐一坐,喝一杯咖啡,优哉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