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又逢“世界杯年”,在这样的年份中,游戏圈总不会缺少以足球为题材的产品,并且这些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产品,无不是殚精竭虑地向世界杯,向这场属于全人类的绿茵盛宴靠拢。然而凡事总有例外——主打时尚嘻哈风格的《自由足球》,便没有盲目地去迎合世界杯主题,而是在全世界球迷的目光都集中在世界杯这个隶属于职业足球的舞台时,却大玩特玩“休闲足球”。
资料显示,自3月13日启动不删档测试以来,《自由足球》相关关键词百度指数近期峰值一度达到近3万,高居国内体育类网游首位,在各大垂直媒体的新游相关榜单中,排名也在急速飙升,稳稳位列体育类网游三甲之列。从以上数据来看,《自由足球》的营销无疑是成功 。
而这种成功的营销,有没有借世界杯的“势”?答案当然是有的。然而,《自由足球》的借势方式,却又远远不似某些足球题材的页游、手游那样简单粗暴,而是以一种更为微妙的方式,抓住用户的心里,同时抓住了差异化与市场关注度的脉搏。
那么,《自由足球》究竟都做了些什么?在传统的网游营销手段越来越难奏效的今天,《自由足球》的这种独特“借势”方式又究竟有何借鉴之处?
其实,《自由足球》的做法并不复杂:
其一,坚持产品差异化特色营销。
《自由足球》嘻哈动画风格的人设与画风,迎合了当代年轻受众的审美,但不可避免地,在面对那些受到单机、家用机领域足球游戏影响较为深远的足球游戏核心玩家时,则会遭遇各种苛责和挑剔的目光审视。这显然会对其早期口碑营销带来些许不利,并且过去的一年里的百度指数变化也印证了这一点。不过,《自由足球》却并未因少数人的挑剔而改变初衷,反而借助几轮删档测试的机会,不断从市场层面,从产品层面反复强调其休闲足球的本质以及其时尚、潮流的年轻风格,并最终确立了较为理想的市场口碑。
其二,最大化满足受众人群需求。
《自由足球》的玩家群体构成乍看起来其实有些复杂,似乎从资深球迷,到足球“小白”都兼而有之,但归根结底,其玩家群体都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对足球题材的游戏有兴趣,二是对较为轻度、休闲的在线体验有切身需求——要知道,即便资深球迷也未见得能抽出大量时间去体验耗时久、在线要求高的重度游戏。无论看球年头长短,只要是对较为休闲的游戏体验方式有需求,就是被《自由足球》所圈定的目标用户。而从产品内容上,《自由足球》不仅仅满足了受众对在线时间的需求,同时,从游戏对抗模式、玩法体验上同样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增添内容来满足用户需求。
其三,泛娱乐合作,明星助阵。
《自由足球》在泛娱乐合作上投入的精力,以及对合作方式的合理选择,也是其能够取得较高市场热度的一大原因。在泛娱乐合作上,《自由足球》没有一味地耗费巨资邀请大牌明星(或球星)进行单纯的形象代言,而是通过明星角色形象植入的方式,以更贴合产品、更巧妙的形式达成合作目的。这种更加软性,更能为用户所接受的行销方式,无疑要比毫无技术含量可言的“砸钱请明星”的方法要高明,也要实惠许多。
其四,打造竞技赛事,营造氛围。
虽然是休闲足球,虽然主打的是较为轻度的游戏体验,但《自由足球》却又并未完全将重度游戏玩家,将热衷竞技对抗的PVP型玩家排除在外。相反地,《自由足球》自问世之初开始便对举办竞技赛事颇为青睐。尽管只是一款问世不久的新品,但《自由足球》所举办过的大小赛事却已不在少数。而在比赛进行期间,力邀李毅、王涛等足球界名人,以及hank、娃娃、小楼等电竞解说圈的“名嘴”,则更起到了为《自由足球》赛事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上,是对《自由足球》过往营销行为的简单总结。其中难免疏漏,但从中已然不难看出其营销思路——精准定位,凭借产品特色,主打差异化营销,通过泛娱乐合作来进行大众层面传播,通过电竞赛事来提高和扩散专业口碑。
世界杯的火热,仅仅只是特殊年份里的阶段性现象,而观看世界杯,更多的是一种集体休闲、娱乐行为。或许《自由足球》正是认准了这一点,认准了国内玩家需要的并非是足球本身,而是一种抛开现实压力,寻求休闲放松的途径,因此,才以更加符合大众需要的姿态面向普罗大众。也正因如此,高举休闲足球旗帜的《自由足球》,能够在属于职业足球领域的世界杯比赛年里成功借势。
显然,所谓借势,并非是简单的生搬硬套,或是单纯的曲意迎合。归根结底,网游的营销都需要以产品自身差异化为核心,通过更为符合自身客观条件的方式去合理“借势”,惟其如此,才能让人人都觊觎的“势”能够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