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微信、支付宝、百度与今日头条 小程序之间的竞争没有边界

作者: 快吧网 2018-10-25 11:15       来源 :快吧整理

小程序的竞争,说到底还是微信、支付宝、百度以及头条四家发布小程序的互联网平台间的竞争。

微信、支付宝、百度与今日头条 小程序之间的竞争没有边界

于开发者而言,做小程序某种程度上是把控时机最大限度地盈利,于商家而言是为了争夺流量,而无论是哪个平台上的小程序,之于用户都是为了得到提高使用体验感。那么对于这四家发布小程序的重体量级互联网平台来说,吸引或争夺开发者商家以及用户,其实就是在为自己增加流量,流量在哪里,商机与可能就在哪里。

每家标榜的定位听起来都各不相同,微信一开始说重心在线下场景的拓展,支付宝对标商业与生活服务,百度主打开源生态,头条呢?官方对其小程序的说法是:希望小程序提供更丰富、更有价值的服务给不同需求的用户。

但每家的天花板开始慢慢显露出来,也都在打破各自的边界。张小龙曾经在微信公开课上举了这样两个例子。一个是在公交车站,你扫一下公交站牌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下一辆公交车到站的时间,也就是实时公交;另一个是在汽车站,扫一下汽车站的二维码就可以购买车票而不需要排长队,就像12306出行。很明显,两个例子对标都是线下场景。

然而现实情况是,微信小程序俨然成为了一个操作系统。

微信、支付宝、百度与今日头条 小程序之间的竞争没有边界

计算机界对操作系统的解释是:管理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其中,软件资源是微信自带的庞大人流量,硬件是存在于微信上的小程序商家或开发人员,微信控制一切。张小龙虽然计划打造一个封闭的小程序生态圈不开放分享朋友圈入口,但其他碎片化的入口已经开放了65个,而小程序上各行业交易的产生大多依靠于微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信任的背书。换句话说,微信想考小程序切换到线下场景,结果还是一直在挖掘线上下沉的社交流量。

支付宝活得比较清晰,一直聚焦工具类小程序,可以看作是生活服务站。虽然已经大大小小开放了35个碎片化的入口,可除非是遇到生活缴费或信息工具查询,其余时间很少有人会特意点开支付宝搜某款小程序kill time,以至于到现在你依旧无法在支付宝上找到像“跳一跳”这样现象级的小程序。这是支付宝的瓶颈,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同时也是它的长处。

支付宝上例如高德打车、生活缴费比如蘑菇租房以及基于芝麻信用分数采取免押金模式的怪兽充电等,都是生活的刚需。刚需虽不代表高频,却有用户高粘性的特点,且平时用支付宝进行生活缴费消费时会推荐一些小程序,再加上涉及购买类的小程序始终需要支付环节,支付宝天然的加分项至此显露无疑,所以近期才会有支付宝小程序平均七日留存率高出微信小程序两倍有余的说法。

微信、支付宝、百度与今日头条 小程序之间的竞争没有边界

那么就开放的百度而言,它更像是一个共享体验站。

百度曾放话将在12月份实现全面开源,这意味着一端开发多端运行,流量全域开放,这对于开发者来说是个利好消息。上线了百度智慧小程序,简单修改代码就可以接入到百度体系的各类APP及百度合作伙伴的APP上。百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将AI技术融进小程序里,语音识别、AR渲染等技术开发者简单输入几行代码便能完整调用百度的AI能力。

AI技术加入,百度智能小程序前景就宽广了吗?不见得。众所周知百度最有力也最有利的武器,是搜索,许多媒体人也认为比起微信用过即走的低留存,百度的用户更加精准粘性也更高。然而,说到底大多人用百度是为了解惑或是对知识等的补充,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知道了就关掉了百度APP。诚然,百度会在搜索的时候推荐相应的小程序,但问题解决后依然是用完就走。

精准比不上支付宝的刚需,也没有微信具备的社交因子。而百度还在支付方面存在一个很大问题,那就是开发者变现困难。百度即使有度小满,也难以与支付宝微信两者在支付市场的地位抗衡,两年前百度曾说过将会在技术层面对金融加码,但根据去年Q4易观发布的第三方支付移动市场报告,支付宝以54.26%的市场份额占据首位,腾讯金融(微信支付)位居老二位置,份额为38.15%,反观百度钱包的份额仅为0.26%,无异于大象与蚂蚁。

头条在支付上当然会遇到跟百度一样的问题,不过头条的底气来自于它的流量仅次于微信。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数据显示,这一年以来,头条系产品(包括抖音等)占据用户的时长从去年的3.9%增长到了今年6月的10.1%,而腾讯则是下跌了6.6%。

头条小程序的另外一个亮点在于它能够将小程序分享到微头条,而微头条是今日头条的社交媒体产品,是粉丝经济的主要体现,是一种跟微博采取的用户互动模式相似的存在,那么微信无法分享到朋友圈的封闭状态,头条则通过微头条得以体现。这对商家来说,是致命的吸引。

不过,iPhone端目前只能搜索到猫眼的小程序,并且支付界面跳转到的是支付宝,安卓端也仅对部分企业开放了小程序入口,即使未来大量引进企业吸引开发者,其支付问题依然无法忽视。更不用说还不知道它到底什么时候正式上线。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