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央视财经频道《交易时间》栏目播出了一期有关小程序的专题报道,并在公众号发文《各大巨头纷纷加入,你天天在用的App竟然有可能被它取代?》
文中提到:“说起小程序,大家可能脑子里最先想到的是跳一跳。原本外界并不太看好的小程序,这两年开始走红。上线近一年半的时间,小程序经历了爆发、遇冷、回升、再次爆发的U型曲线。如今BAT三大巨头悉数登场,也预示着小程序的未来被看好。小程序接下来会有怎样的发展?传统商业借助小程序实现数字化转型,那么小程序又为企业转型带来哪些机遇?”
不管如何,央视尝试报道小程序专题,这是一个明显的提示,国家对小程序这个新兴事物开始重视起来。我们根据专题的观点:App可能会被小程序取代。铁丝小程序给大家分析一下。
1、场景服务能力强
《交易时间》 栏目针对小程序的线下场景服务能力分别采访了实体超市工作人员及当地市民,反映出小程序为线下支付和各类通过移动端进行的消费提供了众多便利。它不像APP需要下载,加载速度很快,极大地节省了移动端用户的手机内存并提高了使用效率。所以,小程序是一种不仅能为用户提供轻量化的解决方案的功能性应用,还能为更多的外部开发者服务到更多客户,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更好地降低门槛、提高效率,实现和商业的有效连接。同时,小程序这个强劲风口的出现也引起了行业巨头的纷纷跟进,继腾讯首推小程序后,阿里与百度也先后加入小程序开发大军。
2、受众范围广泛
央视记者先后采访了某家服装租赁企业的负责人、科技企业的运营经理还有小程序开发企业的负责人,了解到小程序的这种轻量化应用不仅能降低企业的获客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还因其开发成本较低使得众多企业都在踊跃加入小程序生态,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和创业公司来说,开发小程序能极大地降低其开发成本,并能为用户提供接近APP的使用体验,因此开发小程序的订单量也在近一年内远超过APP。
铁丝小程序创始人谈到,当前小程序的日活用户量已超过2亿,并且50%以上的流量都来自用户的主动访问。腾讯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微信小程序的总量已达100万多,累计用户也突破了6亿。可见,未来两年小程序将至少占领70%的应用市场。
流量红利进入末期,挖掘存量才是关键
当前国内移动流量红利已趋见顶,小程序作为互联网流量的增量市场也应运而生。然而互联网企业聚焦的更多是流量的长尾市场,挖掘存量用户的带来增量流量,才是未来的大势之趋。
北京福里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运营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型公司,成立于2015年2月,创始人尹城智。2017年初,福里科技成立微信小程序品牌“铁丝小程序”,简称:铁丝,ts。同年9月完成由北京正尚钰金投资有限公司发起的天使轮投资。
“铁丝小程序”通过小程序作为载体,帮助商家从线上引流到线下场景应用,为商家提供一体化的全行业商业解决方案。铁丝团队中工程师及技术人员在雇员中占81.5%,其中技术团队均来自BAT及各大互联网公司。
铁丝小程序创始人尹城智判断“小程序与App是替代关系”这个说法是比较片面的。功能性比较强的App未来不会被小程序代替,反而可以利用小程序找到新的增长点。较轻的服务APP,将来会变为小程序的形态。很多线下店铺不需要实现太多功能,App对于用户来说太复杂,小程序反而能帮助他们提升用户体验和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