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架】
采用抬梁式,八架椽,副阶周匝各两架椽,身内金厢斗底槽,不用六椽栿及八椽栿,外槽以乳栿承下平槫,内槽以顺栿串搭于柱头铺作上,栿背加角背以增强荷载,上施蜀柱与托脚木承托四椽草栿与中平槫,四椽草栿上复用短柱、托脚承平梁及平槫,平梁上用蜀柱、叉手承脊槫,蜀柱下用角背。山面出丁栿至顺栿串。
①身内:即殿身内。
②栿
栿即梁。两词之间或存在不同,望有人指明。
剳牵:一椽栿。
平梁:宋式建筑位于脊槫下的梁,长二椽。
乳栿:两椽栿,梁首置于铺作上,梁尾一端插入内柱,或置于铺作上。
丁栿:四阿(庑殿)或厦两头(歇山)房屋,承山面屋盖所用大梁,与横向屋架上的大梁呈丁字相叠,名丁栿。
除此之外,还有三椽栿、四椽栿、六椽栿、八椽栿等,名由长度而定。
关于明栿及草栿
栿一般被分为明栿和草栿,草栿指的即是平棊(天花板)以上被遮盖的栿,不需要精细雕刻,所以被称为“草”栿。而明栿即相对草栿而言,位置在平棊以下或者屋顶不施平棊,采用彻上明造时肉眼可以看见,需要木工处理美化的栿。不过并非明栿一定要经过精雕细琢,如摩尼殿的明栿就比较质朴。
③槫
屋盖上侧截面为圆形的称重构件,安于梁头,上承椽,长随间广,每椽架用一条槫。
脊槫:在屋顶承正脊的槫,于平梁正中。
平槫:屋架中与脊槫平行的槫,分上平槫、中平槫、下平槫等。
檐槫:于檐头受铺作支撑的槫。
在摩尼殿实例中,每条槫下都有襻间(明清后改枋)以托之,檐槫下为橑檐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