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双11战役将会在传统电商和社交电商两大阵营展开。而以小程序为代表的社交电商的“战火”已经提前燃烧起来。
据悉,包括优衣库、拉夫劳伦、蔻驰、海澜之家在内的品牌方已经提前借助小程序加入到双11的战场中。除此之外,有赞、京东、微选等平台方则进一步放大小程序的能力,借助平台的玩法、场景,赋能品牌方。
社交电商与传统电商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流量平台入口。
在社交平台上,关注、分享、互动一气呵成,在对话框里就能完成交易,让它有着病毒般的传染性。卖家只需利用社交关系和个人影响力,让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再通过社交拉动其他用户一起参与,从而达到裂变出无数个细分入口的效果。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微信小程序延续了微信天然的社交基因,能很好地“盘活”消费者与商家的联系,不仅能将线下的消费者引导到线上,也能借助消费者之间的社交关系促成成交,让商家更灵活地撬动流量价值。
如果说去年小程序电商只是初露峥嵘,那么今年势必会全面爆发。
1、品牌方:从“产品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
社交在消费决策中的重要性,从优衣库的2018年零售市场调查报告中可见一斑:
1.社交口碑推荐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
2.门店网店如何选?即时满足尺寸、颜色、库存需求是关键;
3.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才能打动消费者。
事实上,这三个趋势一直存在,只是在传统电商时代,现行的平台模式无法支撑这个趋势。而对于零售行业来说,早已经习惯了所有销售、运营甚至是人都围绕着“产品”来运转。现在,要把这个目标转移到“人”身上。
说到“以人为本”,优衣库一下子就想到了微信,而微信上最好的电商承载工具就是小程序。于是,双11前,优衣库上线了“掌上旗舰店,一键随心购”的小程序,目的是满足消费者购物社交化需求和口碑推荐的需要。
优衣库小程序打通多平台入口,明星商品即看即买,立即下单,随时分享。不论从网站,还是社交媒体被明星达人种草安利、好友口碑推荐,点击随附的二维码或链接,一键进入优衣库小程序下单。
此外,小程序打通门店网店所有的商品库存、颜色与尺码,让用户网购时可查看网店库存,想试穿可查看最近实体门店前往试穿。不仅如此,还打通了不同购买渠道的会员福利与购买记录,会员能享受新品体验机会,更有机会提前预购设计师合作款,抢先拥有心仪商品。
到此,优衣库完成了从产品为本到以人为本的创新,把“人找货“这个动作成的更加轻便、智能化。
投身小程序探索智慧零售的品牌还有很多,如绫致集团。
旗下多品牌施行了分享集赞玩法:用户双十一当天在微信小程序下单结算页进入集赞流程,集赞数TOP 400的就有机会获得Apple Watch/优酷VIP年卡/进口红酒等赠礼。通过集赞的社交玩法,实现品牌活动的推广。
不仅品牌方,平台方也在小程序里进行消费新探索,传统电商京东就是典型案例。
过去传统电商的促销手段多以商品和折扣为主,争相宣传商品的折扣力度以吸引消费者。但随着智慧零售进程的推进,这种活动玩法不再被消费者青睐,于是京东开始思考一个更深的问题:如何通过玩法来搭建长期联动和融合无界零售各个业态、上百家门店的平台?
京东发现计步健康概念特别流行,深受用户欢迎,在微信这个社交平台上的社交互动非常活跃。
于是,京东选定了“计步大换购”这个玩法,上线了京东步数换。
京东步数换小程序联合了京东自有门店、JPASS合作门店、异业合作门店、京东金融合作门店、快闪店、京东到家合作门店、京东物流合作门店、新通路合作门店八大无界零售业态,通过LBS门店打卡这一功能联动线下,为线下门店引流。
同时用户打卡后还有机会获得线上优惠券,通过数据流和优惠流的打通,实现“线上流量支持线下,线下流量回流线上”的闭环,提升流量利用效率和无界零售全新的用户体验。
京东步数换小程序于11月3日正式上线,上线刚刚五天,目前用户量已经增加到近30万,增速很快。
2、为什么国外品牌的“第一站”会是小程序?
国外品牌常常给人以“高冷”的感觉,和小程序的“亲民”气质似乎大相径庭。
拿宜家来说,现在仅在全国25个城市有线下门店,既没有开通官网,也没有给任何电商渠道机会,用户想买宜家产品只有一条路:到线下店去。
虽然宜家并不缺用户也不缺交易额。但“以人为本”时代,“用户是上帝”这句话不能仅限于“微笑服务”上,解决用户所有的购物痛点才是核心。
为了让25个城之外的用户体验到宜家产品,宜家推出“快闪店”类小程序,用套装快闪的形式完成了电商处女秀。
其它国外品牌也不甘示弱,美国轻奢品牌蔻驰也在双11前推出了“Coach蔻驰官方平台”小程序,并推出了“双十一神秘折扣”活动。
同时,拉夫劳伦也推出“RalphLauren官方商城”小程序,打出了“提前加购,双十一惊喜价”。据了解,至少有数十个国外品牌都加入了双11小程序电商大军。
“小程序够轻,实现方式更灵活,对于需要层层上报的国外品牌来说,更容易接受并实施。”施华洛士奇市场传讯负责人王南表示。
的确,如果企业需要做长期电商平台,就可以像蔻驰这样搭建官方电商平台,如果企业只是想试水电商,大可以像宜家那样,设定固定时限,玩一把“快闪”为今后的电商之路提供思路、玩法和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双11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都开始用小程序搭建“官方电商平台”,慎重的国外品牌用这种“放长线”的方法,足以表明小程序已经逐渐成为电商的主流平台。
3、“为他人打工”VS“为自己打工”?
都说社交电商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流量平台入口,何谓去中心化?
1、平台只提供工具和基础设施,不做任何导流、分发行为。
在平台型电商流量越来越贵的当下,微信小程序仅是能帮助商家降低获客成本就已难能可贵,何况还能帮助商家建立自己的流量池,自然日渐成为商家建立自由平台的优选项。毕竟,拥有私域流量,才是赢下新一轮电商竞争的关键。
从前几年开始,淘宝的卖家就开始报怨生意越来越难做。因为只有越大的品牌,越有钱的品牌才能在淘宝上生存。核心在于,传统电商时代用户是在有购物想法的前提下开始购物,用户会通过搜索关键词获取想购买的东西。
但问题在于,搜索的排名是由平台方掌握的,言下之意是有钱买流量和排位,才能优先被用户看到,也最有可能被用户购买。据了解,在传统电商平台,大部分品牌每年最大的开支就是购买排名。
而去中心化平台,流量是通过商家的社交圈、产品、营销能力,加上平台方的工具和功能共同组合,“自主”争取的。就像订阅号时代,只要你的文章写的好,就可以一夜之间成为大V。这样的局面将促使,不管是内容提供方还是商品提供商都能更好地服务用户、打磨商品,而无需把精力和成本放在购买流量上,从而忽视了用户体验和产品质量。
2、如果说数据是企业未来的核心,为什么“拱手让人”?
宜家这些国外品牌选择小程序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小程序能够帮助其实现品牌独立自主性。
因为小程序属于品牌自身的服务体系,其产生的商品和会员数据都由宜家自已掌握。数据掌握在自己手里,企业才能更好的做销售活动,而销售才是企业的“生命线”。
有同样考虑的还有沃尔玛,事实上,它也是数据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受益者”。
沃尔玛为了解决用户排队结账的痛点,用小程序推出“扫玛购”功能,用户直接打开小程序扫一扫即可微信支付买单。
在方便用户的同时,沃尔玛还从小程序的后台数据发现,卖场里便利型商品品类销售成长非常快。比如清晨,在门店可以经常看到刚刚结束晨跑的顾客进店,用“扫码购”购买一瓶矿泉水,或者有顾客选择一份午餐饭盒,手机扫码支付后匆匆赶回工作岗位。
了解到这个趋势后,沃尔玛加大相关商品的推广,在门店做了相应阵列调整,比如,将水果、熟食和即食商品阵列在紧邻超市入口的位置,这一做法进一步优化了对时间要求较高的顾客购买体验,并提升产品销量。
双11的战火已经烧起,小程序这个新面孔的表现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